close
2012-07-17更生日報

記者許佳琳╱報導

國內農業政策大改革,每年國家需花百億元補助二期、高達廿萬公頃休耕地(一公頃四點五萬,二期九萬元),現任農委會主委陳保基為活化國內農地,則擬推動從明年起,調整休耕補助僅一期,即四點五萬元,目前尚未最後定案,但預計將輔導搭配「離農津貼」;此外,從今年七月五日起,「小地主大佃農」政策也將調整,三年合約到期者或欲新申請者的大佃農,「暫緩受理」補助「水稻」項目,鼓勵農民改植其他經濟或精緻作物,而不再只單一選擇種植水稻作物。
小地主大佃農 活化一千公頃地
  面對全世界氣候異常,國外糧食欠收,導致進口糧食價格不斷上漲,政府考量到國內糧食自給率偏低,多年來為活化國內休耕田、獎勵復耕,而推動「小地主大佃農」。而花蓮縣內在農糧署東區分署、花蓮縣政府及各鄉鎮市農會合力推動下,已活化田地面積已近一千公頃,但花蓮仍有四千五百多公頃的休耕地,每年政府投入在縣內的休耕補助上亦耗費高達數億元的經費,造成國內財政上一大負擔。
 對於政府將調整休耕政策,縣內中壯年及資深農民都持樂觀其成態度,認為釋出土地,農業才能改革、進步,但也希望政府有相關因應的配套措施,例如原本以「休耕補助」為生的年老農民生計,及是否確實執行適地適種、活化後農產品產銷問題等都能照顧到,以符合活化休耕地立意。
將暫緩受理補助水稻項目
  另外對於「小地主大佃農」政策調整,將暫緩受理補助「水稻」項目,讓不少已投入高額農機械的「大佃農」,面對三年到期,原本欲續約,卻無法再申請水稻補助,而感到有些措手不及,部分大佃農建議政府有相關輔導配套再執行較為妥當。
 花蓮市農會有機水稻第一班長康天德表示,台灣農業要改革,否則會失去競爭力。對於政府要調整休耕補助為一期,各有利弊,對現在在耕種的農民沒有影響,但是對年紀大無法耕作的農民,政府應該有配套措施,考量財政也要顧及退休農民生活,另外「小地主大佃農」政策則必須要做,活化耕地很好,但要鼓勵、輔導改種其他作物,而且最好能「適地適種」,有些地過濕,只能種水稻,有些則可改種一些雜糧,若只種水稻可能會產銷過剩,也是一大問題。
休耕反而讓土地荒廢
  玉里地區資深的曾姓農民也表示,有的田根本不應該休耕,過去不少農民太依賴政府的休耕補助政策,政府要保障退休農民的福利,如老年津貼與離農補助等規劃,調整休耕補助改為一期是對的方向。吉安鄉張姓農民也表達支持,認為休耕反而讓土地都荒廢、農民也懶於耕作,農產業停滯不會進步。
  議員龔文俊也表示,過去不少休耕地,少數是退休農民申請補助,不少是商人置產。這些休耕地少了一期休耕地補助的收入,這些地主會設法善用農地增加收入,如自耕或出租給農民活化使用,所以對於農業政策改革樂觀其成,但土地要活化,後面耕種的補助也要配合,若未來又多了一期,政府要先規劃種植的作物是什麼,及相關農機具補助都應列為考慮項目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本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