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家:建築耐震補強 花市防災首務     更生日報  新聞日期:2011-03-16


若地震波傳方向來自側面 老舊建物倒塌機率大 花蓮大致在林森路以東、中山路以南 較不利救災
記者劉政/報導
板塊構造類似日本、斷層分布綿密,因此地震發生機率高的花蓮地區,對於面對大地震造成的災害課題,大漢技術學院土木系主任王錦華表示,面對地震災害的防範工作上,必須重視建築物耐震規範、防災演練。
建築物橫向強度通常較弱
王錦華表示,一般建築物在施工興建時就應該注意耐震力。檢視住家結構耐震王錦華說,可以檢視住家縱、橫樑的方向,尤其是緊鄰道的建築物,由於建築物通常縱向比橫向長,因此橫向的強度通常較弱。王錦華表示,當然需要考慮地震發生時地震波傳遞的方向,他以九二一地震建築物倒塌的現象為例來說,就像當年臨路建築倒塌的現象一般,若地震波傳方向來自於側面,較老舊建築倒塌的機率較大。
王錦華說,大花蓮市(包括新城鄉、花蓮市、吉安鄉)人口比較多,離斷層也較近,因此地震災害發生時,需要保全對象相對較多,對經濟的影響也大,所以就地震潛勢及防範角度而言,建築物耐震補強為都市防災第一優先要務。
針對花蓮市既有的建築分布,王錦華表示,較老舊建築大致在林森路以東、中山路以南。在這些區域裡因道路較窄,有些道路約僅三公尺,又屬於木造結構,因此耐震力較低,容易在地震發生時發生火災現象,且不利於救災工作。
花蓮建築 依法歷經五種規劃
王錦華表示,花蓮地區建築物的設計都依據建築法規的規範而定,建築法規從民國六十三年前第一次公布至今共經過五次的修訂,分別是:
六十三年以前第一次公佈,做為建築工程規劃、設計、施工的準則,但當時並無地震力規定,也沒有震區劃分,建築材料也不講究耐震設計規定,其中所設計的地震力主要參考日本的震度法。
六十三年到七十一年,修訂台灣地區最小設計地震力計算公式及將震區分為強震區、中震區及輕震區等三個分區。當時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已有韌性設計之規定。
七十一年至八十六年增訂用途係數,最小設計地震力也再次修改,震區劃分修正為強震區、中震區及弱震區,修正目的是為反應盆地效應,其中在七十八年修訂台北盆地之震力係數。
八十六年到八十八年,將規則與規範分立,簡化規則條文,另訂耐震設計規範。在規範中納入地盤種類因素,並考量垂直地震力,震區改為地震一甲區、地震一乙區、地震二區及三區。
八十八年因為發生在九二一大地震,再次修訂,震區劃分修正為地震甲區及地震乙區,地震力也有所提升,同時修正工址正規化加速度反應譜係數,也調整了垂直地震力。
符合建築法規 有一定程度效果
王錦華說,建築物只要符合規範,對於地震災害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防災效果,尤其是在任性設計上的要求,可以讓大地震發生時,建築物不會瞬間倒塌,讓人員有逃生避難的時間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本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